秋季的第一個節氣

好看资讯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當盛夏的餘熱還未散盡時,立秋就帶著涼爽之意款款而來。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既是暑熱與涼寒交替的季節,也是萬物成熟收穫的季節,民間常有俗語“立秋十天遍地黃” ,意思就是立秋節氣過後十天,就迎來金色的秋天,遍地金黃,滿是禾黍盈滿的喜悅,古代民間也會在這天舉行祭祀土地神的儀式,以慶祝豐收。
立秋是禾穀成熟,是暑去涼來,但立秋也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完全結束,立秋這天正處在中伏期間,之後還有三伏中的末伏,因此“秋老虎”的餘威依然存在,等到處暑節氣之後,不時有秋雨降臨,天氣才算正式涼爽起來,故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
正所謂“立秋之日涼風至”,立秋過後天氣轉涼,熬過炎炎夏日後人們的食慾也會漸長,因此到了立秋日,各地也有許多與飲食有關的食俗,明日立秋,老輩人傳下來的“吃5樣做3事”要知道,祈福納祥,順利安康度過季節交替。
明日立秋別忘了吃這5樣食物 1、啃秋瓜 在立秋的諸多食俗中,“啃秋”算是頗具儀式感的一種,立秋時節正處於三伏天,雖已入秋但天氣仍舊炎熱,老一輩在這天會吃一些西瓜祛暑氣,意為“啃秋”,據說立秋時啃了秋瓜整個秋天可以不生病,而在清朝張燾的《歲時風俗》中也有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由此看來,立秋日啃秋瓜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也表達了人們“啃下酷暑,迎接秋爽”的一種美好祈願。
2、食秋桃 在我國南方,有立秋之日須食秋桃的習俗,桃子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吉祥物,如蟠桃、壽桃、仙桃等等,“桃”有著極其特殊的文化象徵標誌,而老百姓也常說“桃養人”,因此立秋日吃秋桃寓意吉祥安康,再加上立秋之時正逢夏秋之交,也是桃子大量上市的季節,此時吃桃子也是應季而食,滋補身體、預防秋燥,明日立秋,別忘了給家人吃秋桃。
3、吃秋渣 俗話說:“吃了立秋渣,不嘔也不拉”,在山東一些地區,立秋之日有吃“渣”的習俗,在當地“渣”是一道菜,即用豆腐渣和青菜做成的菜品,在當地稱為“渣腐”。老話講“青菜豆腐保平安”,民間認為立秋這天吃了“渣”能預防秋季腹瀉等身體不適,之後的日子也會過得順遂健康。
4、嘗秋餅 立春吃春餅,立秋當然也少不了“嘗秋餅”,立秋代表著秋天的到來,象徵著豐富的喜悅,此時吃秋餅意味著五穀豐登,能收穫更多的糧食,而餅也是圓形的,寓意和家人團團圓圓。另一方面,入秋後天氣轉涼,在飲食上我們也需要做出改變,多吃一些高熱量、澱粉含量高的食物,給我們的身體補充能量,而餅是入秋後常吃的食物,易消化又養胃,所以立秋嘗秋餅既是民間習俗,也是老一輩多年的經驗所得,能讓我們順利度過秋天,健康步入冬天。
5、吞福圓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立秋吞福圓的習俗,福圓即桂圓、龍眼,民間認為立秋日吃了桂圓肉,家人平平安安,子孫大富大貴,在民諺中也有“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的說法,桂圓屬於溫補性食材,入秋後食用能潤肺滋補,對我們的身體大有好處。
立秋日老一輩常做的3件事 1、摸秋:民間有“八月摸秋不為偷”的說法,舊時農民的瓜園基本上都是“禁區”,為了避免“瓜田李下”之嫌,一般人都很少從別家的瓜田經過,但在立秋這天的夜晚,人們可以到田野的瓜架中“摸”走各種瓜果,俗稱為“摸秋”,而被“摸”走瓜果的人家,不會生氣還會以此為樂,看做是一件喜事。
2、曬秋:“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在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曬秋已經成了農家喜慶豐收的“盛典”,“曬秋”的秋不僅僅是秋天,更代表一種豐收的喜悅,老百姓會利用房前屋後的平台、房頂等空地,曬一曬收穫的農作物,糧食曬得越多,說明收成越好,而把糧食風乾後,冬天才不會發霉變質,是老一輩多年的經驗心得,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
3、懸秤稱人:立秋之日,民間有以懸秤稱人的習俗,將稱得的體重會跟立夏相比,看有沒有消瘦。我們都知道夏季天氣炎熱,大家往往沒什麼食慾,飯食往往會清淡簡單,這樣持續兩三個月下來,體重一般都會減少一點,而這樣因為“苦夏”變瘦的人,到了立秋之後,增加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通常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貼秋膘”,明日立秋,不如稱一稱,看看自己輕了多少。
以上有關立秋的民俗傳統,雖說大多帶著“封建迷信”的色彩,但人們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來迎接秋天,表達了老百姓期盼幸福生活,福蔭子孫的美好願望,這些老傳統、老講究既是對節日的慶賀,也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娱乐圈的风云人物!
6068
1648 已阅读
相机无法承载的美貌!
897
62696 已阅读
从小美到大的女星。
8760
2198 已阅读
“睡姿奇葩”的女星
8398
48250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