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月

好看
古人写诗讲究意象合一。意者,情意也;象者,物象也。意象是诗词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诗人有了“意”,常常要找个“象”为依托,“月”就是这样一个意象的依托。
李白是写月的高手,他的咏月诗,数量多,流传广。有人做过统计,在流传至今的千余首诗中,有四百多首提到月亮;《唐诗三百首》收录李白诗33首,其中16首与月有关。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语出天然,神采飞扬。还有,《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忆东山二首》:“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文字简约,极富感染力。余光中在《寻李白》中概括李白的诗:“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文字朴实,情真意切,写出了游子对亲人、家乡的思念,至今为人们传诵。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尽人皆知的咏月名篇。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头上明月朗照,心中真情相通;大气中极尽缠绵,豪放中不失婉约;温而敦厚,怨而不伤;清代学者姚鼐称之为“五律中离骚”。而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雄浑广阔,大美同享,乃千古之绝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陈子昂《春夜别友人》:“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还有,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韩愈《山石》:“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贾至《别裴九弟》:“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都是人们经常吟诵或引用的名句。
唐朝以诗赋取士,故诗歌在文学史上达到顶峰,而宋代诗词写月的同样不少。辛弃疾中秋饮酒达旦,写下了《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像屈原那样发出一连串的探索追问。欧阳修的“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都别有一番境界。
继唐宋之后,元曲、明清小说空前繁荣,然而写咏月诗的仍大有人在,比如《红楼梦》中就不乏咏月佳作,这里就不赘述了。 古人认为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月亮是一样的,因此认为月可以超越空间,正所谓“天涯共此时”。所以无论是浪漫主义的、还是现实主义的诗人,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诗还是词,都喜欢借月托情。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各不相同:有感叹世事多艰、光阴易逝的;有排解怀才不遇、慨叹宦海沉浮的;更有表达对理想的追求的,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在中国文化里,月代表圆满、圣洁、明亮、高贵等美好的意象,故有人说,月是中国文化里的母题。千百年来,诗人借月这一美丽意象和意境,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月文化。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在自信里自在生长
6863
17266 已阅读
她是白鹿的代餐?
2329
2897 已阅读
如何定义《花间令》?
2633
10880 已阅读
宣璐走出舒适圈
3239
40933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