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梦想家》爱幻想
影视大魔王
《白日梦想家》的原名为《华特·米蒂的秘密生活》。“秘密生活”实际上指的就是男主的内心世界,他那不为人知的内心幻想,借由电影对米蒂白日梦的艺术化变现,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白日梦在个体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位置及对个体的影响。电影有一个平淡的开头,不过结尾才是高能,会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惊喜。
男主米蒂的工作是杂志摄影编辑,工作对于他来说简单枯燥,他的工作地点在大楼最不起眼的地下层,属于黑暗又边缘的地带,在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中,这种枯燥乏味的工作氛围以及缺乏成就感和价值感的自我体验,特别容易让个体陷入冷漠、麻木的心理状态。同时,米蒂处于中年危机阶段,工作稳定但缺乏激情,一直未婚的他在社交网络上结交异性,充满青年幻想,对外界现实的不满促使他从现实生活中逃离,更加经常地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就是“白日梦状态”。
原本的米蒂,是可以依靠着做白日梦平庸的过一生的,转变发生于他所就职的杂志社即将面临倒闭,需要最后一期杂志的封面底片,公司需要发展,所以裁员、独裁、不顾个人感受的上司出现,扩大了米蒂的幻想范围,从积极的角度上看,正是因为上次的出现,化危机为转机,将他推向接下来的道路——白日梦之旅。因为工作需要,米提意外地开始了一系列历险,抛却外界束缚的他,发现了另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影片最后,米提从身心失衡的状态,重新找回了生活的重心。他也从生活中的“小丑”,转变为一个被自己和他人接纳的普通人。
不得不说,男主的旅程贯穿整部电影,也是片中最大的亮点。这一场跨越了美国、格陵兰岛、冰岛、喜马拉雅山脉的旅程,让沃尔特见到了他所崇拜的合作了16年却从未谋面的传奇摄影师肖恩,米蒂也是渐渐从肖恩那里领会到了生活的真谛,影片到了后半段白日梦片段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主角真实经历的、见识的场面,当最终幻想中的场景成为现实,甚至更为壮观,会让人感叹“做梦”真好。
他的白日梦幻想通过他的行动和参与,逐渐变成了现实,这些心理能量融入到他的生活中,他冒险的整个过程,也就是一场自我转化。为了找到“二十五号底片”,米蒂由三点一线的生活迈向广阔的天地,于是发现真正的冒险比白日梦更加浪漫,只要你勇敢地迈出脚步。
整个过程中,米蒂发现幸福就在身边,因此当他拿到最后一张底片的时候,他坦然地离开了公司,当他看到最后一期杂志封面是自己的工作照时,没有激动,也不会感慨万千,甚至都没有掏钱去买一本留作纪念,只是十分平静地拉起身边爱人的手,走向更美好的生活。这就是好莱坞的套路,旅程结束之后,主角的内心世界必然会上升到另一个境界,是火候刚好的心灵鸡汤,这样的大结局告诉我们生活没有那么糟糕,明天一定会更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