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决定了质量和高度

好看
什么是眼界?
字面意思,是眼睛能看到的边界内的事物。但是,实际上,眼界不在于眼,而在于脑和心。大脑对事物的认知边界,内心对事物的感知边界,这才是所谓的“眼界”。眼下的经济情况,无需多言,大家都有感触。在这样的环境下,整个职场将会变得异常艰难,人斗将不可避免。
和大家分享一个朋友的故事。老A是一家国企的营销部门的主管,负责市场方面的工作。干过市场工作的人都清楚,市场的工作内容约等于“报表 会议”。老A所在的公司,前几年提拔年轻干部,老A被落下了,但是他依然对工作“较真到极致”。近几年,他们单位又恢复了对老同志的提拔重用,老A似乎又迎来了春天,加班频频,工作劲头十足。对于一个年近五十的人,这是最后的机会了,老A不想放过。于是,以前那个本就“较真到极致”的老A,更加开始了变本加厉,对销售部门的同仁各种数据通报,各种维度数据通报,各种调度。
故事说到这里,大家会觉得,这没什么,很正常,很多人都这个样。听我继续讲完,去年底,公司推选管理层后备干部,老A竟然连第一轮也没有胜出。这对于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他似乎为此都苍老了很多。 人的眼界,决定了人的决策,进而影响了人的行为。在老A的眼界里,工作约等于提拔,提拔约等于把领导指示加倍努力执行好,执行工作约等于他每天忙不完的报表和会议。可是,事实却没有按照他的剧本来推进。这些年,他为了执行好工作,加班顾不上家,关键他还很得意,觉得自己是工作骨干。这些年,他为了执行好工作,完全是公事公办,单位的人缘并不是十分硬。要是他真有一天能提拔,公示期会不会被举报。老A的问题就是出在眼界上。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的老A、老B、老C。都是如此。
他们的眼界是什么?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每个人最初的社会价值观基本上就是这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似乎,学习好了,一切就都好了。不怕大家笑话,我上高中的时候,还一度天真的认为,学习好了,考上大学,生活就都好了。哪知,学习好距离生活好,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以前,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受制于父母、老师、身边亲朋的影响,我们基本上是在走着子承父业的道路,也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因为你不知道父母、老师之外的人是怎么想的?是怎么过的? 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可以便捷获取到各种信息。这种信息量的增加和获取途径的便利,让我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我们在信息上实现了人人平等。大错特错,从目前的情况看,基于大数据人群标签化的内容营销,基本决定了,龙会持续收到龙的信息,老鼠也会持续被推荐老鼠的信息,这种模式,反而是解决了信息茧房效应,让人很难从既有的眼界高度上往上攀爬。
就拿职场来说,大家可以试着问问自己身边的工作稳定的亲朋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想过提前从单位退休吗?”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退休就是男的60,女的55,怎么可能提前呢?但是,实际上呢?现在的养老金制度即将实现并轨,所有人都是现在企业职工那种缴费年限到达一定年数后(应该是15年,后续肯定要延长,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退休金。所谓的退休,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固定模式,只要你有能力、有想法、有需要,早退个四五年,七八年,都是很正常的。比如,以我为例,我的计划是五十五与我老婆一起“退休”,也就是五十五岁,我就辞职,去儿子所在的城市随便做点小买卖了,或者是找份兼职了,总之,五十五,我就辞职,不再做现在的工作了,去干自己想做的事。 因为人一辈子,有很多事是远比四五年的社保稳定缴费更重要的,比如自由、比如趁着身体好彼此的陪伴、比如完成自己职业选择的梦想…… 再说回职场的发展。工作好是基本条件,甚至都不是必要条件。被提拔、被重要,有多少是来自于工作本身,又有多少是非工作因素的影响,相比大家都有感受。同样的工作,如果你只是追求工作本身的极致,往往是提拔不了的,老A就是例子。
眼界真的很重要。多去与现实生活中成功的人交流,多去发现线上优质的内容输出方,多去思考、多去总结,才有可能接触到对眼界提升有帮助的信息。在眼界优化提升这个事上,单纯地就认知而去认知,很容易走进虚无主义陷阱。最好的路径,应该是把现实追求与眼界追求紧密兼容起来,比如,给自己的现实追求定义为一些具体的目标,买一套200平的房子。 边求索、边实践、边思考,方能行稳致远。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优雅女神闪亮登场!
7767
13217 已阅读
我俩视彼此为亲人!
8854
12383 已阅读
玲花真正的传奇!
3399
23344 已阅读
曾舜晞的七部剧目。
4622
95710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