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眼中的“南方”

好看
每年秋天,燕子南飞,但燕子眼中的“南方”究竟有多南?这些看似柔弱的小鸟,竟能完成一场跨越三大洲、往返三万公里的史诗级迁徙。北京雨燕的越冬地并非我们想象中的江南,而是遥远的非洲南部。因为燕子追逐的不是温度,而是食物。
一、为什么要飞这么远 科学家一开始也困惑,直到他们仔细分析了采集到的数据,答案才浮现出来——食物。研究显示,这些鸟在非繁殖季节,大约有123天处在年降水低于 600 毫米的地区。这意味着它们在寻找特定的气候条件,而这种气候条件决定了昆虫的活跃程度。你看,鸟是恒温动物。只要不是特别冷,温度本身对它们影响不大。但昆虫不是。气温下降,昆虫要么死掉,要么躲起来冬眠。燕子类这种完全靠空中捕食飞虫的鸟,在北方冬天根本找不到吃的。温度的作用不是让鸟冷,而是让昆虫消失。所以温度,这是间接影响。
二、是不是所有候鸟都这样 不是,这要看它们吃什么。 1.大雁 大雁主要以水生植物的嫩叶、细根、种子为食物,偶尔还会啄食农田中的谷物。它们从西伯利亚和蒙古南飞,很多就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鄱阳湖、洞庭湖等地停下来越冬,也有一部分继续飞到东南亚。为什么大雁不需要飞到非洲?因为它们的食物在中国南方的湖泊湿地就有。 2.丹顶鹤 丹顶鹤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沙蚕、蛤蜊、钉螺以及水生植物为食。这些食物在中国东部沿海的湿地冬天依然有。所以中国的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徙到江苏盐城等长江下游地区越冬,就不需要继续南飞。
三、难道气候没影响吗 当然不可能。我国科学家通过整合多年卫星追踪数据和种群基因组信息,建立了北极游隼的迁徙系统,揭示了气候如何驱动鸟类迁徙路线的历史变化。研究发现,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当前的迁徙决策,还在漫长的演化历史中塑造了不同种群的迁徙路线。但无论路线如何变化,核心驱动因素始终是食物!
文章来源:(1)燕子年年飞往南方过冬,“南方”究竟在哪?——北京青少年自然科学研究院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内娱“活人”田曦薇
5080
2432 已阅读
霸道姐姐强制爱!
8456
47635 已阅读
夏日南法假日穿搭
6206
56775 已阅读
蓝精灵帽子的秘密
9770
11609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