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运动风险

好看
冬季一到,运动受伤的人明显变多。低温让肌肉僵得像“冻住”,关节活动也不如平时灵活。要是热身随便应付,拉伤、扭伤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跑步、健身前怎么热身才科学?户外锻炼还得注意什么?中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群该如何安全运动?
一、冬季热身为什么尤为重要 1.肌肉更“黏” 低温会让肌肉内分子运动变慢,肌肉黏滞度升高,就像胶水遇冷变稠,发力时更费力,稍不注意就容易拉伤。 2.关节更“僵” 低温会让关节滑液黏滞度升高、流动性变差,不是分泌量减少,而是润滑效果下降,关节活动幅度受限,转动时更容易“卡壳”。 3.身体需“唤醒” 科学热身能让心率平稳上升,避免运动时血压骤变给心脏带来负担;同时还能激活神经系统,让身体反应更快,减少因动作不协调导致的跌倒。
二、冬季正确热身指南 1.调动心肺、升高体温 慢跑、原地跑:调动心肺、升高体温,进行1-2个动作,每个动作30s。 2.肌肉动态拉伸 大腿前侧肌群拉伸:增加关节活动度,减少组织黏滞,预防拉伤、痉挛,每个动作牵拉1-2秒,重复8-12次。 抱膝提踵:在拉伸臀部与大腿后侧的同时,继续激活小腿肌肉,每个动作牵拉1-2秒,重复8-12次。 提踵行走:拉伸小腿后侧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持续30秒。 弓步转体:增强下肢平衡能力,强化核心肌肉群,每个动作牵拉1-2秒,重复8-12次。 3.肌肉激活 深蹲:将弹力绳置于膝关节上方,双脚与肩同宽,下蹲至大腿与小腿成直角为一组,每组完成8-12次。 侧向行走:将弹力绳置于膝关节上方,动态拉伸髋屈肌与大腿肌肉,增强下肢稳定性,每组完成8-12次。
三、户外锻炼额外注意 1.穿对衣服 别穿太厚的棉衣,建议“三层穿法”——内层排汗(速干衣)、中层保暖(抓绒衣)、外层防风(冲锋衣),运动热了能随时脱,避免出汗后受凉。 2.提前补水 冬季干燥,呼吸会带走大量水分,运动前15-20分钟喝150-200ml温水,别等口渴了再喝,避免运动中脱水。 3.选对路线 户外跑步、徒步时,尽量避开有冰雪的路面,穿防滑鞋底的鞋子,防止打滑摔倒。
四、特殊人群运动 1.中老年人 应避免跳跃、深蹲等高冲击动作。推荐坐姿热身,如坐姿腿屈伸,运动量以“运动时能轻松交谈”为宜,出现关节疼痛立即停止。 2.心血管疾病患者 热身必须“缓慢且漫长”,重点进行慢走等低强度有氧活动,让心率平缓上升。绝对避免憋气和突然发力动作。 3.糖尿病患者 因足部感觉可能迟钝,运动前后需仔细检查双脚有无破损,避免在过冷环境运动以防未察觉的冻伤。 文章来源:(1)冬季运动隐形风险——新华网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从没想过放弃!
2782
99696 已阅读
快走会长寿?
3291
93361 已阅读
跳舞能减肥吗
297
74944 已阅读
成为更好的人
4503
88258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