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秘密花园”

好看
在北京西北郊,有一处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巅峰的场所——颐和园。它不仅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更是一座融合历史、文化、建筑与自然于一体的露天博物馆。1998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评语中写道:这是“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一种杰出展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帝借为崇庆皇太后祝寿之名,下令修建了清漪园,经过了近15年正式完工建成,共耗银四百八十余万两。这也就是之后的颐和园。整座园林以杭州西湖为蓝本,融合江南园林精华,如景明楼仿岳阳楼,后溪湖买卖街仿苏州山塘街,并借鉴“海上三仙山”传说,在湖中建造南湖岛、藻鉴堂岛和治镜阁岛,分别象征蓬莱、方丈、瀛洲。
仰起头看万寿山上的佛香阁,山势与建筑群形成极富韵律的空间序列。位于万寿山南麓的长廊,全长728米,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更是一座绘有八千余幅彩画的“流动艺术馆”。彩画采用传统矿物颜料和“谱子拍粉”工艺,至今仍按原工艺修复保护。长廊就像一本摊开的彩色故事书,把《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他们未来会在语文课里遇到的经典,用最形象的方式提前讲述。昆明湖约占全园四分之三面积,湖中三岛仿自传统神山意象,是古代园林理水与神话意象结合的典范。它最初可不只是为了划船好看,它其实是整个园林和周边农业的“生命水源”,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连接东岸与南湖岛的十七孔桥,长150米,是中国现存最长的古代石拱桥之一,桥栏望柱上雕刻五百二十七只石狮,形态各异,比卢沟桥数量更多。
我们不仅是去看风景,更是去感受历史的层叠痕迹,在真实的时空场景中构建知识的连续性与立体性。这座园林,每一步,都是一个知识的小宝藏;每一景,背后都藏着等待他们解锁的文化密码。
文章来源:(1)中国四大名园之三——翠屏市政园林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迪丽热巴上演虐心爱恋
4485
93646 已阅读
《星铁》最强售后
9083
72491 已阅读
全球跳伞地图
2475
93184 已阅读
《星铁》最想删除的角
4769
1010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