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瓷界的“三巨头”!

好看
一、定义与特点 1、定义:釉下三彩,又称釉里三彩或釉里三色,是清康熙朝创烧的新品种,集青花、釉里红、豆青三种釉下彩技法于同一器身。 特点:(1)工艺复杂:先在素胎上刻划花纹再加彩提亮,烧成后纹饰清晰,富有立体感。 (2)色彩丰富:青花以钴为着色剂,釉里红以铜为着色剂,豆青则以铁为着色剂,三种色彩对比鲜明,视觉效果独特。 (3)烧造难度大:由于三种彩料对温度及气氛要求不同,烧制成功极为不易。
二、历史背景与地位 1、康熙时期瓷业辉煌:康熙一朝瓷业精进,上承朱明诸窑菁华,下启雍干御瓷之先声,是中国陶瓷史上官民窑业全面辉煌的时期。其间发明创新甚多,釉下三彩则是当中著名的一例。 2、创新突破:釉下三彩在工艺上是对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突破,通过在钴蓝和铜红以外添加了一种豆青色,增强了器物的色彩层次。
三、艺术价值 釉下三彩瓷器不仅具有高超的工艺水平,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其独特的色彩搭配和精湛的雕刻技艺,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堪称艺术品。
综上所述,虽然“彩瓷界的‘三巨头’”这一表述可能略显夸张,但清代釉下三彩在瓷器艺术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是康熙时期瓷业辉煌的见证,更是中国陶瓷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当武侠遇上穿越
626
99604 已阅读
从舞者到演员!
9261
23806 已阅读
演贵妃需要什么气质?
2859
71378 已阅读
再战古偶依然游刃有余
8352
37997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