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狐狸精”式演技
好看
刘端端是国家话剧院演员,1986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演艺世家,姥姥是剧作家,姥爷是话剧导演,母亲是话剧演员。深厚的家学渊源加上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的科班出身,让不少人以为刘端端的演艺事业一定能在家庭背景的加持下如虎添翼。实际上,他的演艺道路远没有众人想象得一帆风顺。
2008年,刘端端从中戏毕业,正式进入演艺行业。像每个年轻的男孩女孩一样,刘端端“有点儿着急”,希望自己能年少成名。但同行的前辈们建议,男演员应该现在剧院好好打磨,过了30岁再出去拍戏。刘端端听了。结果,“快30的时候才发现,现在的市场更偏向20岁出头甚至不到20的年轻演员了”。这份遗憾如影随形地跟着刘端端,多年后再提起,仍无法完全释怀。不被人看见的那些年,他为了争取角色给导演发了一大段话,只得到一句“端端,我们随缘”。
在最年轻气盛的年华里屡遭拒绝,刘端端只好专注于话剧表演,好在,朴素的排练和演出生活让他沉淀了下来。“排练场上没有那些繁华的东西,就一个屋子,演员坐下面导演坐中间,该谁上场谁上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把最好的状态展现给观众,刘端端在台下做了很多功课,包括进行角色创作,梳理角色情绪以及及时跟对手演员交流。他觉得,“排演话剧是像打地基一样的事”。十多年来,他也的确像打地基一样夯实他的演艺事业。2019年,随着古装电视剧《庆余年》的热播,饰演“二皇子”李承泽的刘端端凭借精湛的演技走红,微博超话热度一路飙升。这位沉默了十年的演员终于走进了大众视野,被更多人熟知。
这一年,刘端端33岁,二十岁的愿望到而立之年终于得以实现。进入事业上升期后,刘端端反而变得从容了。提及当年导演发给他的那句“随缘”,他表示:“我当时觉得人家在应付我,但时隔多年之后,我才发现一切事都是缘。”这些年并不顺畅的演艺道路让他明白,“缘到了就是缘到了,缘不到再努力无非也就是徒伤悲而已”。
现在,影视剧成就了他,但话剧舞台仍是他离不开的避风港。谈起自己离不开这里的原因,他说了两点:第一,舞台不像影视哪样有灯光、音乐、剪辑等手段辅助演员,更能考验演员自身的实力。在一方舞台之上,它能找回自己最初的东西;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舞台能够直面观众,是离观众朋友最近的地方。或许是因为他的演艺道路比预想中的坎坷许多,每每提及观众、剧本和团队,他总是心怀感激也倍加珍惜,想用更好的作品回馈。“我的幸运在于我遇到的剧都是好剧,遇到的团队都是好团队”“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带给观众更多的刘端端。不要让大家失望,别这次达到了一个位置下次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那不是让大家失望么,大家失望我自己也难受”。
作为一个没有被漫长的十年埋没的演员,刘端端比谁都明白时间的重量。“我候场、上场、演出,然后接受掌声、谢幕。我为戏付出了很长时间的努力,也为它付出了很长时间的等候。就像我祝福大家一样,你做好准备,然后等着幸福来敲门”。刘端端笑了。茅盾文学奖得主杨志军在获奖感言里写道:“写作者的精神维度决定了其作品的优劣高低。对登高望远的热爱,时刻伴随着我们对陨落与滑坡的警惕。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同为文艺工作者,刘端端也在攀登着属于自己的那座山,祝他穿越风雪,站上群山之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