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的高足盘!

好看
高足盘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器物,其原型当是先秦时期的陶豆;陶豆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以及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等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中亦有发现。历夏、商、周,日益繁盛,秦汉之后则渐趋绝迹。进入南北朝时期,以浅盘、高柄、喇叭圈足为特征的高足盘大量出现并获得了快速发展。
高足盘最早见于隋代,古时候有人把它叫做浅盘圈足豆。隋代高足盘盘心平坦、圈足大而高。盘壁比较直也比较浅,盘心多有团形小印花及阴刻圈纹,一般多为青瓷制品。釉色淡青而透明,有些可见胎上的黑点杂质。同一时代的壁画、绘画上都有所出见。
唐代以后,高足盘便销声匿迹了,往后高足盘器型极为少见。
到了清代中晚期,仿古之风盛行,高足盘重新出现并再次流行。但是清代高足盘的器型与隋代却大不相同,盘壁多为弧形,盘沿多为花口,高足成喇叭状柱足,足径较小。品种则多以为青花、粉彩、珐琅为主。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吃撑器官会受到伤害!
5034
25395 已阅读
不要对猫咪做这些动作
5846
9828 已阅读
张凌赫的中医体验
5583
1434 已阅读
世上最贵的苹果
4548
89692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