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但危险

好看
7-8月是海蜇活跃期,尤其暴雨后,更多海蜇被冲至浅海,这使得海蜇蜇伤进入高发阶段。海蜇蜇伤危害不容小觑,常见危险品种包括僧帽水母(剧毒)、沙海蜇(触须可达3米)。人一旦被蜇伤,会立即出现灼痛、红肿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恶心、休克。数据显示,我国沿海每年有超过5000例蜇伤报告,其中儿童因皮肤娇嫩更易受伤。为避免被蜇伤,下海前要观察岸边是否有白色透明胶状物,那是被冲上岸的海蜇残体,即便脱离海水,它仍具毒性。
预防海蜇蜇伤,有一些实用技巧。首先,要选择有防蜇网的正规浴场,并避开海蜇繁殖期(农历初一十五前后)。其次,可穿连体防晒泳衣,减少皮肤暴露面积。此外,若发现海中有伞状半透明物体,且直径超过10cm,要立即远离。这里有一个重要提示,即使死亡海蜇的触须也能释放毒素!家长要教会孩子识别“水母预警”红旗(红白格子旗),这是国际通用的警示标志。
若不幸被海蜇蜇伤,掌握黄金处理法至关重要。应立即用海水(切勿用淡水)冲洗残留触须,然后用卡片顺同一方向刮除毒刺。接着,用40-45℃热水浸泡20分钟,高温可分解毒素,同时配合醋酸或小苏打溶液中和。切记不要揉搓伤口,否则会导致毒囊破裂,加重伤情!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随身可备氨水棉片应急,但不可直接涂抹伤口。
特殊人群更需加强防护。过敏体质者下海前可服用抗组胺药物预防;糖尿病患者伤口更易感染,需特别注意。推荐携带“海蜇急救包”,内含抗过敏药、生理盐水、弹性绷带。此外,还有一个冷知识需要注意:被蜇后24小时内禁食海鲜,可能诱发交叉过敏。
展开剩余3
相关推荐
《鸣潮》最强角色盘点
4
阅读:9167
6225
千年沧海桑田
6
阅读:4294
2610
古装大剧《锦月如歌》
3
阅读:5816
1868
寻找自己的航向
5
阅读:8552
7598
仰拍的“视觉魔法”
4
阅读:9208
1698
瘦成“纸片人”
2
阅读:2553
3609
偷不走的底气
5
阅读:9659
1365
她们竟是北京人
4
阅读:742
2540
潜水设备怎么选
4
阅读:9413
2143
打羽毛球的好处
3
阅读:9252
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