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登山技巧
好看
一、爬山前要领
1.提前热身
爬山前,要先做点热身运动,把关节活动开,可以提前在平路上走10~20分钟左右热热身。爬山中,求胜心不要太强,一旦觉得身体不舒服,要马上停下来。
2.选择合适登山路线和时间
要选择熟悉的、人比较多的徒步路线。爬山前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选择在风和日暖的天气进行爬山。登山的最好时间是下午三四点钟;如果选择早上去爬山,最好在太阳出来后。
3.带上通讯设备
不要去无人区没有人迹的地方,带上手机或卫星电话,发生意外时方便向外界联系求助。
4.带上合适的装备
选择登山鞋、帽子、长衣长裤;备好水、巧克力、糖;别忘了带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二、上下山姿势
1.上山姿势
行走重心在上坡时,应在脚掌前部,身体稍向前倾,两膝自然弯曲,两腿加强后蹬力,用全脚掌或脚掌外侧着地。也可用前脚掌着地,步幅略小,步频稍快,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协调有力地摆动。
2.下山姿势
上体正直或稍后仰,膝微屈,脚跟先着地,两臂摆动幅度稍小,身体重心平稳下移。不可走得太快或奔跑,以免挫伤关节或拉伤肌肉。坡度较陡时,上下山可沿"之"字形路来降低坡度。
三、讲究原则方法
1.途中休息原则
一般是长短结合,短多长少。一般途中短暂休息尽量控制在5分钟以内,并且不卸掉背包等装备,以站着休息为主,调整呼吸。长时间休息以每60-90分钟一次为好,休息时间为15-20分钟。
2.速度要放慢
刚开始徒步可以放缓一点,让身体每个部分都先预热,有个适应的过程,5-10分钟后才加快步伐。从安全角度出发,队员之间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一般为2-3米,这样可以避免有人如因系鞋带、脱衣服、喝水等原因暂停时与后面队员发生碰撞。暂停队员与前进队员不要互相影响,一般情况下,与迎面而来的其他队伍相遇时,礼貌相让通过。
3.饮水有学问
徒步行走时,每人每天约3升的量,根据天气情况去增减,宁多勿少。如果途中溪流、湖塘、沟河有水补给,一定要先观察水源污染情况,是否有无人畜活动、是否有动物尸体倒于水旁,有无粪便、毛虫污染,是否发黑发臭。根据情况,采取沉淀、过滤、离析等方法处理后才饮用。
四、身体素质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有人陪同
这类患者在爬山前一定要询问医生是否可以。即使可以登山,也要在家人、朋友的陪同下进行,还要注意随身携带药物。
2.糖尿病患者要警惕低血糖
爬山能量消耗较大,糖尿病患者在爬山前应吃一些食物或在饭后一小时开始爬山,以防止低血糖。
3.有骨关节病的人最好别登山
上山时人的膝盖经常保持半屈状态运动,上山又很费力,这样对于膝盖关节的磨损很大。经常有老人登山后膝盖就疼,其实往往就是由于磨损造成的。这类人可以选择对关节磨损较小的运动来健身,慢走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真正的登山高手不是体力最强者,而是最懂山的人。让每一步都轻松有力,让目光专注于风景而非脚下的沉重,你会发现山不再难攀,而是一路皆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