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实力“翻身”的男星

好看
如果要用某个季节来形容他,春夏相交的那天就再合适不过:他敏感、细腻,总是妥帖得好似春风拂面,在摄像机前,你可以敏锐地观察到他身上那种属于演员的故事感,热闹的拍摄现场里,只有他眼睛看去的方向好像正在经历着一场“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的遗憾。但同时,他又有着如同盛夏一般藏不住的澄澈和透亮,对话还未到一半就已经把一颗真心全然捧出,郑重交付于你,像是他写在微博里的一篇又一篇真挚的小作文,他相信这种坦诚的力量。而作为被交付坦诚的一方,你像是在疾雨过后的空气里大口呼吸着,慢慢,慢慢,便也同他一样,变得轻盈,变得自由。
23年他还在过着三点一线的规律生活。在话剧团里每天按时按点排练,待集中排练完进入演出期后,“下午三四点进入剧场,先合台,确保每个人的麦在舞台上不会出问题,各部门配合走台,待下午六七点开始演出,一个半、两个小时的演出后再下班回家”。如今的生活与当时相比,无疑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他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接到第一部戏,第一个角色时的心情。“梦幻”、“不可思议”、“紧张”、“怀疑”,被命运选中的时刻或许都如同这样一般五味杂陈。
他毫不否认这其中的“幸运”,在他看来,自己一定算得上是一个幸运的人。“身边的都是好人,都是帮助我的人,甚至让我吃亏的也是好人,吃亏是福,这都是成长的过程。”但他也不断提醒自己,在每一次“幸运”降临的时刻,一定要有足够的准备和能力去接住它。
正如,他始终记得表演老师对他说过,“演戏是一个无限趋近于角色的过程,没有上限,只有无限靠近。”这听上去像是哲学上总会讨论的“形而上学”,那个绝对的、完美的、纯粹的圆形,永远只存在于柏拉图所说的理念世界中。而田嘉瑞是这个在现实世界里不断画圆的人。每次下笔前他都会认真思忖,在脑袋里一遍遍模拟那个完美的圆形,等自己想清楚了,剩下的便全然交给心了。
“这个无限靠近,需要调动你最大程度的共情能力。因为演员在塑造角色时,并不是在塑造剧本上有的东西,相反,他其实是在塑造剧本上没有的东西。你只有想到剧本上没有的东西,想到在剧本之外这个角色在干什么,你才有可能无限接近他。”他说得很认真,但你很难相信,这个与你相对而坐,说出这段话的人,正式出道的日子其实不过一年半。他才26岁,这是一种具象意义上的未来可期,即使旁观,也足够鼓舞人心。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宋佳获白玉兰“视后”
3822
51506 已阅读
蒋欣获白玉兰最佳女配
9989
10702 已阅读
杨紫“舞”遍全国
3244
3480 已阅读
《奔跑吧》搭档特辑
3742
71756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