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配饰之玉带扣

好看
玉带扣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重要配件,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主要用于束紧腰带,同时彰显身份地位。 1.历史发展——起源 “玉带扣”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但盛行于汉代,尤其是贵族阶层。汉代玉带扣多与金属结合,工艺精湛。 唐代演变:唐代玉带扣成为官服制度的一部分,以玉銙(镶嵌在革带上的玉片)数量区分官职高低。 明清时期:明代玉带扣工艺达到高峰,纹饰繁复,常见龙纹、花卉等;清代则更注重细腻雕工,题材多样化。
2.形制与结构——组成 带板(玉銙):方形、圆形或桃形的玉片,镶嵌在革带上。 带钩/带扣:用于连接两端的钩状或扣环结构,常见金属与玉组合。 常见样式有两种:(1)单扣式:简单钩扣,战国至汉代多见。(2)多节式:唐代以后流行,由多块玉銙组成,华丽庄重。
3.工艺与纹饰——材质 以和田玉为主,另有翡翠、玛瑙等,玉质温润,色泽多样(青白玉、黄玉等)。 雕刻技法:浅浮雕、透雕、阴刻等,明代流行“花下压花”多层透雕。
纹饰主题有四种,龙纹象征皇权,多见于明代;螭虎纹常见于汉代,寓意威武 ;花卉、瑞兽,如牡丹、麒麟,则寓意吉祥;到了清代,则出现山水、文人题材。
玉带扣是官员等级的标志,如唐代规定三品以上方可佩玉带,也常作为赏赐品或外交礼物,体现尊贵。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破圈黑马”张凌赫
7767
96308 已阅读
迪丽热巴如何成长的?
7733
30454 已阅读
内娱“年下姐弟恋”
5033
61350 已阅读
双强设定超带感!
4813
71108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