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竟有“追踪神器”

好看Daily
2001年,科学家们精心设计了一个科学实验。他们给一只名叫Rosi的港海豹(海豹科、斑海豹属动物)佩戴了不透光的眼罩和隔音的耳罩,在暂时屏蔽其视觉和听觉信号的情况下,测试它能否跟上一条小型潜艇的轨迹。潜艇由螺旋桨驱动,像一条机械鱼,在水池中以2米每秒的速度划出直线,以1.5米每秒的速度划出曲线。
潜艇留下的痕迹只有狭窄的水流通道,并且超过20秒后,水流的轨迹就会慢慢消失。这些水流痕迹模仿了鱼类游动留下的涡旋,像隐形的足迹,肉眼无法捕捉。潜艇运行固定距离后,停在一个半圆周上,周长12.57米,Rosi的任务是潜入水下,找到它。 水池上方,摄像机记录下Rosi的每一帧行动画面。Rosi潜入水池,88根胡子展开,像天线般微微抖动。接着,它朝水池中心游去,头部轻轻摆动,像是用胡子“嗅”着水流的低语。令人难以置信的是,Rosi在326次试验中成功找到潜艇的次数为298次,成功率约91.4%,远超偶然概率的13次。并且,它追踪的距离可远达180米,不仅能追踪直线痕迹,还能跟着弯曲的涡旋游动。
目标物的轨迹如此狭窄、痕迹停留时间如此短暂,海豹究竟拥有什么样的“追踪神器”呢? 答案是胡须。海豹胡须的毛囊周围有复杂的血窦(具体来说,它是一组充满血液的腔隙,位于毛囊的基部)和多种机械感受器,能感知微弱的水流信号,将机械信号转为电信号,传递到大脑的体感皮层。而它们的88根胡须则像“神经网络”,能够整合信号,绘制出水流的“动态地图”,就像一个精密的水下雷达。当海豹游动时,水流经过胡须会形成小旋涡,这些旋涡会推着胡须来回晃动,产生的便是涡激振动。这种晃动就像收音机里的杂音,干扰胡须感知鱼类尾流等微弱信号。
文章来源:(1)精密的水下雷达竟然就长在海豹脸上,科学家直呼“真香”!——科普中国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影后宋佳的另一面!
4073
42154 已阅读
16岁弃学进娱乐圈?
8556
87368 已阅读
张杰回应不参加歌手!
7654
77604 已阅读
陈妍希:学会放手!
3743
96887 已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