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墙头”换人了?
好看
曾几何时,白敬亭、吴磊、易烊千玺和刘昊然,是最为大众认可的“四大墙头”,即使不追星的观众也乐于在社交平台上明目张胆地表达对他们的喜欢。那是一种半粉不粉、恰到好处的爱,是一种不会影响生活、但会带来情绪价值的轻体量追星。而如今,这四位艺人早已不在原地等候“墙头粉”们的回头。毕竟“墙头”这个定位,对于他们而言已经过时许久。反倒是新一代男演员陆续“补货”,张凌赫、宋威龙、李昀锐和王安宇成了呼声最高的“新四大墙头”。
新旧交替之间,一些质疑的声音难免出现。究竟谁有权决定“四大墙头”的人选?谁在评判?谁在捆绑?又是谁,随时都有掉队的可能?“新四大墙头”,到底能不能坐稳这个轻盈而又不轻松的位置,还是个未知数。“墙头”一词,起源于二次元文化,最初是用来形容那些不是“本命”,但依然能让人心动的动漫角色。与“本命”长期且热烈的投入相比,“墙头”代表着一种可控范围内的感情支出。我喜欢他,但又没那么深;我愿意支持他,却也不必全身心投入。
因此能被称之为“墙头”的艺人,基本都满足以下几个关键条件:首先,路人缘得好,有国民度;其次,专业能力不能拉垮,要有值得被喜欢的优点;最重要的是,必须“干净无黑料”,否则当“墙头粉”面向网友说出“我喜欢他”时,万一被揶揄没眼光,那该有多尴尬。说白了,“墙头”就是“情绪价值、面子工程”,前“四大墙头”在当年正是靠着这些关键条件俘获路人粉的。
那时候,吴磊是童星出道的代表人物,演艺成长轨迹公开透明,观众基础横跨多个年龄层;白敬亭在《匆匆那年》和《夏至未至》里演技出圈,后又在《明星大侦探》巩固了高智人设;刘昊然是出道即受到大导赏识,青涩干净的气质一度惊艳网友;易烊千玺则是内娱初代养成系偶像,本身就积攒了不少“妈妈粉”的青睐。而“新四大墙头”张凌赫、宋威龙、李昀锐和王安宇,恰恰也满足了这些条件,不一定要是最红的,但一定是不讨人厌的。
张凌赫的最大优势在于“高颜值、低争议”。《苍兰诀》中的长珩一角让他初步打开古偶男神的市场,在《宁安如梦》《度华年》等剧里,他的演技不算拔尖但胜在稳定。重点是,张凌赫长相清秀、身形挺拔,网友提到他的第一句评价往往是“长得真的很帅”。
与张凌赫类似,宋威龙也是一款“颜霸型男”代表。早期在《下一站是幸福》中饰演年下男神元宋,《以家人之名》又让他实现了大众圈层的认知度破圈。虽然之后作品质量起伏不定,但幸好颜值一直在线,保持着“低曝光 稳定输出”的良好状态,所以会被路人纳入“墙头”之列。
李昀锐的走红更具“灰马”特质。《创造营2019》出道的他此前一直定位模糊,直到通过大爆剧《九重紫》才正式进入主流视野,拉拢到一批“魂牵梦昀”CP粉为其站台。或许是长相和气质偏温和,舆情对李昀锐普遍宽容,是少数在泛圈层中不被互联网“防爆”的爆剧男演员。
王安宇则是人比戏出圈的典型。《小巷人家》播出后,一跃成为“蒋欣的儿子”、“闫妮的女婿”,近期更是连续主持抖音电影之夜、白玉兰颁奖典礼等晚会,国民度上升飞快。在综艺《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和《现在就出发2》里,他的“老王哥”亲民人设也在逐步成型。
张凌赫、宋威龙代表的是“高颜值、低风险”的审美安全感,李昀锐靠的是“低饱和人设、爆剧突围”的意外惊喜,王安宇胜在“邻家破碎感、综艺续航”的人设累加。这些属性叠在一起,就构成了网友心目中的理想“墙头”模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