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捷径可走!

好看
踏进北京电影学院的第一天,姚晨就立下目标:成为一名伟大的演员。虽然彼时,她对伟大的概念很模糊,连演员的真实境遇也未必了然。这些年,她的戏越演越多,被写进影史的梦想却不太提起了。因为,她已经找到了新的标准:好演员要让角色走进观众的心里,说出他们无法言说的情感,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更恣意地活。说得直白一点,演员要靠作品和观众交心。
“我有时候很羡慕那些擅长和人交谈的人。”姚晨坦言,“我自认在这方面比较薄弱。我的作品就是我和观众保持交流的方式。”她把对时代的体认、对社会的观点和对人性的捕捉,都放到了角色身上。接演《都挺好》之前,姚晨观察到白领女性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却很少有反映她们真实状态的作品。苏明玉承接了她在生活中对独立女性的判断:一个不依靠异性、自在洒脱、善于解决问题的女性,才是真正的大女主。此后一两年间,姚晨发现,很多人出现了“躺平”的趋势。既然塑造过苏明玉这样成功的女性,有没有可能演绎一个不那么成功的女性,让观众看着没那么紧绷,可以高兴一点?这就有了《假日暖洋洋》里的经纪人许可依。对经纪人这个职业,姚晨太熟悉了。她将身边人的大量真实元素托付给许可依,期待展示一个平凡却温暖的女性形象。
“在许可依之后,社会上‘丧’的氛围更浓重了。我就想往下走,去跟‘失败的大多数’交流。”姚晨说,很幸运,她遇见了《摇滚狂花》里的彭莱。起初,决定出演摇滚乐手,姚晨想象的是像帕蒂·史密斯一样光芒万丈的巨星。可当她走进中国的摇滚乐队中间进行田野调查,却发现这些人“半截腿都在泥里头”,没那么高高在上,反倒与“地气”息息相关。即便这样,他们仍旧愿意忍受拮据,坚持用音乐表达自我。从他们那里,姚晨找到了彭莱。姚晨最喜欢的一笔是,直到最后,彭莱只是在脑海里实现了音乐之梦。这部作品并没有大团圆的结局,更像一个悲伤的现实主义故事,哪怕它用轻喜剧的方式来呈现。可令姚晨大感意外的是,播出之后,她看到大量观众的反馈:彭莱都这样了,还能如此骄傲、灿烂、燃烧自己地活着。人生作一些错的选择,糟糕一点,也没有问题。
说起这些,姚晨的手下意识地转动,像是在为条分缕析打节拍。“所以,每一个角色都伴随着我个人的变化。你要说是成长也对,但我今年46岁了,再说成长有点那什么。”她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不习惯一年里‘咣’一下子接三四部戏。当然可以依靠技术去完成角色,但它没有魂儿,顶多是造型、妆发、影像这些外在手段的加持。时间太集中,演员的主体没有变化,角色不会有太大的不同。”在姚晨的心目中,演员探索自我,也观察外部,有困惑和疑问,凡此种种不断变化,才能在特定的阶段塑造令人难忘的角色。学过舞蹈的她提及一个术语:“擦地”。再大的舞蹈家,每天都要把杆练习,演员也一样,不能丢下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基本功。
“有句很俗的话:创作没有捷径可走。可它是真的呀。”姚晨强调,“但凡走了捷径,总有一天会迷路。创作是一个雕刻时光的过程,它是很奢侈的。”
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瑜伽还是普拉提
7376
49231 已阅读
生豆角有毒?
7904
65522 已阅读
“从头到脚都是宝”
4863
69905 已阅读
每日一花:铁炮百合
3738
50520 已阅读